.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9齐桓公早期的扩

四、管仲改革与齐桓公称霸(一)齐桓公继位初期的扩张公孙无知自立为君不久,又被仇人雍廩杀死,齐国陷入了内乱。鲁国看到翻盘的机会来了,一方面积极支持流亡在鲁国的齐襄公异母弟弟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另一方面派兵去截杀齐襄公的另一位异母弟弟、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回国争位。一番争斗之后,公子小白捷足先登、抢在前头回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继位之初,对于曾经企图暗杀自己、阻扰自己回国继位的鲁国无比痛恨,于是在继位的第二年(前年)春天出兵入侵鲁国,在鲁地长勺(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与鲁军爆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鲁庄公在曹刿的谋划下,以逸待劳,大败齐军。齐桓公不甘心失败,又在当年六月与宋国联合,在鲁国的郎地(在今山东兖州西北)会师,一起进攻鲁国。鲁国趁齐、宋两军立足未稳的时机,在乘丘(在今山东兖州附近,一说在今山东巨野西南)首先击败了较弱的宋师,齐桓公看到宋师败北,明白战胜鲁军并不容易,只好知难而退。打不赢鲁国,齐桓公只好拿弱者出气。当年冬天,齐桓公以自己流亡经过谭国时受到无礼待遇,出兵伐灭了西边近邻的谭国(在今山东章丘市附近)。(二)管仲改革及其主张扩张难有成就,齐桓公只好回过头来,专心于国内事务。他虚心纳谏、知人善任,不仅没有处死在争位过程中差点要了自己性命的管仲,而且任命管仲为相,对管仲言听计从,用人不疑,在长达数十年里始终保持着融洽的君臣关系,齐国由此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管仲是个有宏大理想的人,他的霸业方略是对内富民强国,对外以周王室为招牌,把华夏诸国团结在齐国的旗帜之下。为达此目的,管仲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则国安矣。”(《国语?齐语》)也就是采用良法,废弃恶法,救济贫困,礼亲贵族士民,使国家安定,上下同心。在经济上他倡导“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仲列传》),推行“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管子?治国》)。士、农、工、商各安其业,士人教习义、孝、敬、悌;百工“权节其用,论比协材”;商贾“服牛轺马,以周四方”;农夫“察其四时……尽其四支(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国语?齐语》),同时还提倡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管子?立政》)。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齐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对外关系上,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尊王室,攘夷狄,继绝世,举废国”的口号;对待近邻的诸夏国家,管仲主张“审吾疆场,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其资”,同时恩威并施,“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只有这样,才能在诸夏国家中树立起绝对的威望,使天下“诸侯莫敢不来服”,这个主张与齐国以前以吞并弱邻为目的的强国政策是有矛盾的,但却是管仲为齐国实施的宏图霸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大治。管仲在强军建设上也下了很大功夫,他把齐国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六个为工商之乡,十五个为士农之乡。行政上建立乡、连、里、轨四级组织,军事上建立旅、卒、小戎、伍四级组织,行政与军事组织相互对应,寓军于民。管仲又建立了三军制,十五个士农乡每乡出兵二千人组成一个旅,五个乡出五个旅组成一个万人之军,十五个乡组成三军,由齐桓公与齐国的世袭上卿国子、高子各统帅一军,管仲对齐桓公说:“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国之君莫之能御。”(《国语·齐语》)也就是说,(在春秋初期),齐桓公只要凭借打着正义旗号训练有素的三万人的军队,即可以成为一支横行于天下的军队。管仲“尊王室’的举措,第一件事就是请齐桓公与王室结亲,而这也是周王室乐意之事。前年冬,齐桓公亲自率众来到鲁国,以鲁庄公为证婚人,迎娶了周王室出嫁的共姬,与王室结了姻。前年,因为宋国发生内乱,齐桓公与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地北杏(在今山东东阿县境内)会盟,商议平定宋乱一事。夏天,齐国以鲁国附庸遂国未参加盟会为借口,出兵伐灭遂国(在今山东肥城南)。与遂国近邻的鄣国(在今山东东平县接山镇鄣城村)大约也在此后不久被齐国吞并(有人把这个鄣国说成是纪国遗民建立的国家,恐怕有误,因为纪国是姜姓之国,此鄣国则是任姓之国,二者并不相干)。遂、鄣两国均在泰山南麓,与鲁国的汶阳之田相邻,齐灭遂、鄣的结果,使得齐国突破了齐、鲁两国自数百年前建国以来确立的以泰山为界的屏障,南界直达汶水北岸,与坐落于泗水河畔的鲁都曲阜遥遥在望,对鲁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当年冬天,鲁庄公迫于压力,亲赴齐国的柯(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邑与齐桓公会面,向齐国求和。根据《史记?刺客列传》的记载,历史上鲁国将领曹沫劫持齐桓公的著名事件就发生在柯的盟会上。在管仲的劝说下,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棠、潜两地,以及位于汶水北岸属于鲁国的“汶阳之田”。棠、潜位于鲁国都城曲阜的西南(在今山东济宁市南,金乡县东一带),其中棠最早是极国的土地,后来鲁国吞并极国后在那里建立了棠邑,这两个地方与宋国相邻,对齐国来说是两块飞地,益处不大,归还鲁国可以做个顺水人情;“汶阳之田”则是鲁国在泰山南麓的一片膏腴之地,也是鲁国在失去泰山屏障后,鲁都曲阜与齐国之间仅剩的缓冲地带,关系重大。齐桓公先用兵威、继以仁义征服了鲁国。此后,齐国又归还了侵占卫国的台、原、姑和漆里四个邑(位置不详),归还了侵占燕国的柴夫、吠狗两地(位置不详),极大地提升了齐国在诸夏国家中的威望。据《管子·小匡》记载,这时齐国的疆域为“南至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海,东至于纪随,地方三百六十里”。图齐桓公早期的扩张

往期目录(小瑜整理,谨致谢忱!)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8):齐襄公的凶悖于扩张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7):齐庄、僖公的奠基之路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6):早期的齐国

商鞅封地地理位置之孔见——与辛德勇老师商榷

图上谈兵:对阴平道路线踏访的一点个人想法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5):卫国结语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4):春秋末期的卫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3):蒯聩父子的争斗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2):卫灵公与晋国的对抗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1):春秋中晚期的卫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0):卫成公时期的卫国(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9):卫成公时期的卫国(上)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8):亡而复生的卫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7):卫国的第一次亡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6):卫惠公复辟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5):春秋初期的卫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4):早期的卫国

陕北高原三镇的地位比较齐长城分段示意图齐长城示意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3):对郑国出路的再思考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2):郑国的得失检讨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1):郑国的衰微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0):郑襄公时期的郑国

旧图重发:桃林塞与崤函通道图(原载西周篇(12))

阴平道示意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9):周旋于大国夹缝中的郑穆公

山西地形图(部分)

陇关道示意图

祁山道及其支道示意图

锡谷、义谷和库谷道示意图

《地图》期刊上的子午道

故道(陈仓道)地形图

汉末八关与京师进出通道示意图

虎牢关、敖仓地形图

褒斜道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役

窦宪北征匈奴三路兵马出塞地点示意图

傥骆道地形图

子午道地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8):进退失据的郑文公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7):郑厉公的回光返照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6):郑国的内乱

地图重发:春秋初期的形势图,郑、楚地缘形势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5):郑庄公小霸(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4):郑庄公小霸(上)

《三国魏蜀边界形势图》局部图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3):郑国的东迁与创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2):春秋初期的列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1):王子朝之乱(下)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0):王子朝之乱(中)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9):王子朝之乱(上)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8):王室的衰落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7):桓王的绝唱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6):周、郑繻葛之战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5):周郑易地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4):东周王室与它的哼哈二将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3):东迁初期王畿的丧失与收缩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2):平王东迁

古史舆地图说——春秋篇(1):平王东迁前的关中形势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20)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9)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8)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7)

枣阳沙河(古浕水)河源略述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6)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5)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4)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3)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2)

古人真的具有那么高的地理认知水准吗?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1)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0)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9)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8)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7)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6)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5)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4)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3)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2)

古史舆地图说——西周篇(1)

古史舆地图说——商代篇(2)

古史舆地图说——商代篇(1)

古史舆地图说——夏代篇(2)

古史舆地图说——夏代篇(1)

禹贡九州之——豫州、梁州和雍州

禹贡九州之——徐州、扬州和荆州

禹贡九州之——冀州、兖州和青州

古史舆地图说——禹贡九州篇

赛百浪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