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生态做成富民好产业,生态文明经验走向国

北京权威手足癣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7/8598844.html

10月23日—24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蒙阴会议在蒙阴县举行。会议由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蒙阴县委、蒙阴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研讨、交流经验,共话生态文明新时代、共谋“两山”转化新未来。

会议现场。

10月14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蒙阴县委书记王丽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主题论坛上作了典型发言,蒙阴经验模式被列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第一批,并被翻译成英文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

蒙阴县作为山东省首个同时拥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两项荣誉称号的地区,近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了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实践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好、乡村兴、群众富、可持续”的“两山”转化之路,全力打造“南有安吉,北有蒙阴”的生态品牌。

生态立县: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森林覆盖率高出全省2倍

如今,每年夏秋时间,蒙阴县岱崮镇獐子崮上,满山翠绿,桃、杏、梨等挂满枝头。30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

“山上不仅光秃秃的,每当大风天气,风卷起砂石,把人脸打得生疼。”今年72岁的公茂田,回忆年刚刚承包这座荒山时的情景。

30多年来,公茂田夫妇利用铁锹、钢钎、镢头等原始工具,向荒山宣战。从青丝到白发,从壮年到古稀之年,在穿烂多双胶鞋,磨秃多把镐头铁锨后,他们种下3万多棵果树,最终把千百年来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满目青翠、硕果累累的花果山。

八百里沂蒙山,崮险岭峻,峰峦连绵,近代以来,由于人为过度砍伐、放牧,山区生态植被一度遭到严重破坏。最近几十年,经过治理,如今沂蒙山区,又形成了“山顶松柏戴帽,山腰果树缠绕,山脚水利交通配套”的良好生态格局。

“十三五”期间,蒙阴县开展春季、雨季造林12.3万亩,造林绿化面积以年均2.5万亩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2.2%,高出全省平均森林覆盖率2倍多。

今年9月,山东首份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在蒙阴发布,桃墟镇安康村的生态产品总价值.91万元。图为改村利用百年老板栗树打造的树屋旅游项目。

蒙阴县在绿化过程中,构建点、线、面、带、片、网相结合的科学造林模式,实现由“随意建绿”向“规划建绿”、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形成布局合理、四季常青的全地域绿化格局。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10万多亩跑肥、跑土、跑水的“三跑田”成了增绿、增产、增收的“三增田”。

在水源保护方面,蒙阴县立足山区地形地势特点,探索形成“生态净化、就地回用”等5种差异化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7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实现了有效治理,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20年保持%,开创全国饮用水源地保护典范,在国家良好湖泊项目绩效考核中,成绩全国第一。

生态富民:形成多种循环农业模式,把产业与生态相融合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惠民富民增长点?

蒙阴做好“循环和融合”两篇文章,初步形成以林果业为主导、生态资源为基础的链条化、融合化生态产业体系,从业人数占全县三分之二以上。

蒙阴县八达峪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立足山区特点,家家山上种桃,山下养兔,形成了“兔—沼—果”的循环农业模式。用沼液沼渣种植的果树卖出了高价,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节约了生活成本。

目前,蒙阴县蜜桃面积71万亩,年产量25.5亿斤,产值56.2亿元,全县80%的山地丘陵种植蜜桃,农民80%的收入来自蜜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首位。在江浙沪市场,三个鲜桃两个来自蒙阴。全县长毛兔、肉食兔存栏万只,年产兔毛吨,占全国的30%。

借助果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当地利用果树残枝粉碎后种植香菇,发菇后菌棒制成有机肥,建成香菇种植基地亩,年产菌棒0万棒,80%出口欧美市场,带动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借助山区林果优势,蒙阴县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持续壮大果、兔、蜂、菌四大富民产业,进一步完善“兔沼果”“果菌肥”“农工贸”三大循环链条,推动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条发展,让好生态孕育好产品,好产品做成好产业。

目前,蒙阴县农业龙头企业达46家,一二三产业融合链条不断延伸。依托多万亩果园,当地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新业态、新模式,让产区变景区、果园变公园。以花果、生态、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果乡游”产业,每年接待游客多万人次,产值超过10亿元。

生态强县:从“卖产品”到“卖生态”,“两山”转化通道持续打通

今年6月,蒙阴县完成全省首单林业碳汇交易。“一缕好空气”卖出了10万元。这是蒙阴县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一次创新实践。

蒙阴县桃墟镇百泉峪村将昔日采石场改造成特色农家乐,如今乡村旅游成为这个村的主要产业。

今年9月,蒙阴县发布了山东省首份村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报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了可量化。依托GEP核算成果,蒙阴县在全省率先建设“绿色银行”,通过集中收储和规模整治生态资源,打包形成可开发项目库,统一规划、管控、开发、招商,有力盘活了乡村生态资源。

在10月23日举行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蒙阴会议上,“两山”生态经济研究院(·蒙阴)正式揭牌成立。

从卖产品向卖生态、卖空气转变,蒙阴县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不断放大生态价值。下一步,蒙阴将以建设动能转换生态经济实践区为抓手,建设生态工业强县,推动装备制造业强县、食品加工业名县、纺织服装业特色县“三县同建”,谋求绿色建材业、电子信息业、中药材加工业、现代物流业“四业同强”,着力做大绿色GDP蛋糕。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李伟张圣虎

作者/来源:农村大众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