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若要致富得做好靠山吃山的“文章”。低纬低谷温暖的“小江南”气候优势和独特的生态优势,孕育了荔波县桑蚕好品质。
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本。自古以来,荔波少数民族就有种桑养蚕的习俗。如何把产业扶贫这张牌“打好”?荔波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年下半年,确定将种桑养蚕作为“一县一业”来抓,把握“八要素”,推行“五步工作法”,围绕“”模式抓“桑”破“茧”,走出一条“小桑蚕推动大扶贫”的产业扶贫路子。
两年间,荔波大地上,桑树绿浪席卷而来,一波又一波,片片荒田变“桑田”;一个个蚕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一只只白胖胖的蚕儿躺在桑叶上吃得正欢。
年,全县桑园遍布八大乡镇(街道),面积扩展到3.6万亩,鲜茧总产量约万公斤,鲜茧均价约为44元/公斤,总产值约万元。带动农户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当年,荔波县桑蚕全产业链项目列入州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并作为全省典型示范推广,入选《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案例。
“养好小蚕一半收”
成立县级富民公司统筹全县桑蚕产业发展,承接全县种桑养蚕产、购、销服务,专门从事蚕桑生产、鲜茧收购等。
常言道“养好小蚕一半收”,带动桑农们养好蚕,小蚕共育阶段是关键。小蚕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蚕的饲养管理和蚕茧质量。如何把握这个“关键点”?富民公司着手统建共育基地,严控小蚕质量。
年底,富民公司选中了茂兰镇洞流村拉岩,流转土地亩,打造标准化小蚕共育基地,集中统一供应小蚕,从源头把控小蚕质量,逐步实现全县统一供给。
“在本地培育小蚕的优势是,蚕种抗病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每年,拉岩基地小蚕共育计划2万张规模,预估年产值约万元。通过基地标准化小蚕共育+大蚕示范养殖模式,辐射带动全县桑蚕产业发展,提高养蚕效益。”富民公司董事长陈禹模介绍说。
洞流村村主任王永奇说:“富民公司除支付流转土地金外,还给我们合作社每年6万元。”洞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最初由王永奇等5名支部委员入股组建,现已发展为拥有名社员,其中贫困户56户。村合作社则负责帮忙协调基地流转土地、组织村民务工等事务。每天,到基地务工人员近50人,包括采摘工、养蚕工等。
洞流村5组贫困户常秀叶是喂蚕工人,在蚕房务工两个多月,已经成为“养蚕好手”。“养蚕真是个好产业,我现在基地打工,还能学技术,以后我还想自己养。”常秀叶基地务工,每个月工资2元,满心欢喜地计划着自家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一个产业“富了”一个村。在洞流村,和常秀叶一样从桑蚕产业中尝到甜头的群众高达七成左右,贫困户实现%覆盖。目前,该村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群众自种,发展桑蚕产业面积达亩,成为县里远近闻名的“桑蚕村”。群众通过自种、流转土地租金、基地务工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桑蚕产业户均增收每年0至元/年。
常秀叶在蚕房喂蚕
洁白蚕茧“不愁销”
有没有市场?稳定性如何?产业发展前景如何?这不仅是群众们关心的问题,也是“一县一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
种桑养蚕是个“短、平、快”的好产业。洞流村王家寨2组玉贵芬家拥有桑地6亩多,在她家新房楼底的蚕房里,她一边喂桑叶,一边跟记者说:“今年已经出了4批蚕,收入多元。从3龄养起,一般一批蚕养18天到20天可摘茧。只要养得好,根本不愁销”玉贵芬乐呵呵地说,养好了,就有富民公司来收,一级茧保底回收价是18块/斤。
富民公司与全县的农户、合作社、大户、企业签订种桑养蚕合作协议,包括回收价格等,让群众种桑养蚕心理更有“底气”。富民公司所收鲜茧,经过烘烤成干茧再出售给加工企业。
荔波蚕茧大而白,丝囊饱满,是贵州绿宝石丝绸有限公司缫丝加工厂的首选原料。缫丝加工厂坐落在茂兰镇瑶庆工业园区,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在各条生产线上,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经过选茧、煮茧、抽丝、整理、打包等一道道工序,将一个个洁白如玉的蚕茧变成一扎扎蚕丝。
工人们在进行选茧、煮茧、抽丝、整理、打包等一道道工序
作为荔波县招商引资的蚕丝生产龙头企业,该公司通过引进最为先进的自动剿丝机和技术工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白厂丝的质量可提高到5A级。该公司年进驻荔波投产运行以来,产品主要销往山东、浙江两地,效益稳定。
“目前,我们一厂6条生产线正常运行。年,一厂年产白厂丝吨,产值0多万元。”贵州绿宝石丝绸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覃玉路向记者介绍。“二厂也将投入使用,新增4条生产线,我们还缺工人人左右,岗位优先招录贫困户。”
产能扩展后,该厂预估年产白厂丝近吨,产值预估近1亿元,同时,也意味着新增蚕茧需求和就业岗位。
目前,县内桑园基地、养蚕车间、蚕丝加工厂等桑蚕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余个,人均日领薪金元以上。
紧抓“东桑西移”的战略机遇,荔波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旺盛。该县先后引进绿宝石、广东粤盛等龙头企业入驻,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搭建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桑蚕产业做大做强。
百姓种桑“有奔头”
佳荣镇坤地村贫困户覃育敏曾是个贫困户,年,紧随全县推广种桑养蚕的发展机遇,“大胆”摘下桑树11亩,配套建起蚕房,饲养家蚕8批次,产鲜茧公斤,养蚕当年直接收入3.5万余元。第二年,养蚕9批,卖茧收入更是翻番。对于覃育敏来说,蚕宝宝就是“金宝宝”,靠着这产业,当年甩了“脱贫帽”,“钱袋子”鼓起来,生活更加“有奔头”。
政府扶持,降低群众投入成本。“桑苗免费领,翻犁、流转土地、建蚕房……这些都给补贴,党和政府的政策对我们农民好嘞。”覃育敏满怀感激地说。
种桑养蚕亩产鲜茧公斤,收入约元,而水稻亩产公斤,按每公斤计算产值才元,比种桑养蚕少约元。种桑养蚕与其他种植业相比,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又有政策扶持,从而增加了蚕农种桑的信心。很快,很多农户加入种桑养蚕大军。
“凡在我县境内从事桑蚕生产或加工的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经营主体均可按规定享受补助。”荔波县桑蚕办主任麻继强介绍说。年11月,县里印发出台种桑养蚕实施方案,给予扶持和保障。根据方案规定,除政府统一采购免费供苗外,补助范围及标准,包括化肥元/亩;方格簇元/亩;翻犁费元/亩;土地流转10亩以上(含10亩)田元/亩,土元/亩;蚕房建设也有不同补助标准。此外,还探索出台《荔波县种桑养蚕保险方案》,由政府、公司、蚕农出资,降低养蚕风险,切实保障蚕农利益。
资金撬动,做大做强。荔波抢抓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扶贫产业子基金机遇,争取省级1.7亿元桑蚕种植全产业链项目,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保障,按照“五链联动、走出新路”的工作思路,通过大户示范引领,用活用足产业发展子基金,发展壮大桑蚕产业。并明确从年起,每年安排0万元以上作为桑蚕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桑苗、小蚕共育、蚕房建设的补助和技术培训。
荔波种桑养蚕目标:全县种桑10万亩、桑蚕产业%覆盖全县所有村。把传统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让群众从种桑养蚕中脱贫奔小康。
荔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蚕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桑蚕产业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保障。兴建示范基地、提升养蚕效益,辐射带动群众参与桑蚕产业。强化技术服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全县专门聘请13位种养能手为专业辅导员,包片负责技术指导。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多次组织蚕农到县内外培训基地跟班学习技能;把贵州桑蚕所专家“请进来”,与本土专家组成的专家技术服务团对全县在种桑养蚕不同环节给予重点培训,不断提升蚕农的种养水平。
在这片满目苍翠的“绿宝石”土地上,桑蚕产业正铺就百姓“脱贫致富路”,成为脱贫攻坚最强劲的助推器。
作者 李玉荣
编辑 周铁迁编审 程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