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邮四色交辉绘就文明实践新图景

推动“文明实践流动站”建设,打造小而美、微而精的文明风景线,是高邮市打通基层文明实践“堵点”,将文明实践融入群众“茶余饭后”和“柴米油盐”中的创新举措。近年来,高邮市紧扣“红、蓝、绿、金”四色主题,善作善成、久久为功,让文明新风渗透城乡肌理。

实践阵地强强联合,构筑“红色坐标系”

高邮市用“绣花一样细”的功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覆盖,打造遍布城乡的“红色坐标”,勾勒出一张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文明实践地图。

在拓展“实践半径”方面,高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高邮市融媒体中心、高邮市文体中心同步统筹、推进,探索“文明实践+融媒+文艺”新路径,打造集指挥中枢,宣传展示,活动实践于一身的“一体两翼”新格局。高邮市在实现13个乡镇(园区)、个村(社区)实践所(站)全覆盖的同时,将规模较大的党政群机关、各级文明单位、规上企业、金融单位、商业综合体、协会组织同步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织密文明实践网络,形成文明实践超强“聚能环”。同时,乘着科技东风,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畅通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线上渠道,推动文明实践影响力指数级增长,拓展“实践维度”。

志愿服务硬核之力,演奏“蓝色交响曲”

高邮市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形成合力,将涓涓细流汇聚成不断奔涌的滚滚洪流,呈现出一幅“志愿春潮涌,爱心逐浪高”的生动图景。近名宣讲员组建成多支“宣讲轻骑兵”志愿服务队,化身新时代的“堂前燕”,将党的创新理论带入寻常百姓家。

固本培元、弘扬本土文化的“村民剧团”;六年如一日、助力健康成长的“育心培根”;护佑生命、普及救护知识的“蓝盾先锋”……它们鲜活可感,闪闪发光,将赤诚与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据统计,高邮市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已超过15万人。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季”活动,服务范围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社区文明等多个领域,从街头巷尾到阡陌纵横,处处都有志愿者奔波的身影。伴随着群众需求的升级,高邮市积极探索“实践所(站)+志愿服务”模式,打造一批让群众触手可及的便民服务驿站,构筑“15分钟志愿服务圈”,让志愿服务随时随地,可感可及。

实践活动勃勃生机,呈现“绿色万物生”

如今,文明实践活动如繁花开满高邮城,生机盎然,直抵人心。高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与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综合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协同运作“村晚”系列文化活动,给群众带来“文化大餐”的同时,展示乡村振兴新图景。“村晚”就像一星火种,点燃大家对实践活动的热情与渴求,这份幸福感,蔓延至城市的每个角落。

高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高邮市多家单位以摆摊展示的形式,提供琳琅满目的服务商品,向城乡集中送服务、送温暖、送文化、送实惠、送健康。活动中,群众可以按需“点单”和“评单”,这不仅仅是单向的服务输出,更是“沉浸式”“互动式”的精准措施,让每一项服务都切中群众现实需求、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文明实践成果斐然,蝶变金色风景线

高邮市靶向对接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解读国家经济政策”等主题,用“土言土语”讲解国家强农惠民富民政策,激发群众自力更生、干事创业的内在热情。通过开设育婴师、面点师等就业培训以提高广大群众“自我造血”能力,增强自我发展的本领,助力就业增收,带领群众奔赴致富新天地;选派农技志愿服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种植难题、提供养殖指导,并通过文艺小品的形式将农业种植科普知识入脑入心,实现精准滴灌,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将文明实践工作融入经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红蓝绿金四色交辉,相得益彰。高邮市全面覆盖的文明实践阵地、无问西东的志愿服务,直抵人心的文化活动、熠熠生辉的建设成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释放独特的魅力。

来源:文明江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