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现有机构编制潜力,加大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调控力度,昆明市富民县委编办四措并举,深入推进行政单位机构编制创新挖潜,促机构编制“瘦身”“健身”。
明思路。为妥善处理严控机构编制与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富民县对县级党政群机关编制配备和使用进行全面调研评估,针对调研发现的行政编制存在“无编可用”和“有编无用”情况、“一定终身”和“资源固化”现象等,明确了“县级统筹、重点保障、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行政编制使用优化创新基本思路。
挖潜力。富民县着力通过盘活现有资源解决编制急需问题,对部门职能发生转移的,锁定承担相应职责的内设机构,细化分析职责、机构、岗位、编制的对应关系,确定承担职责的编制数量,严格按照“编随事走”的原则,将涉及的职责、编制一并划转至承接部门,防止划出部门“事走编不走”导致机构膨胀,保证承接部门顺利开展相关工作。
周转用。出台《富民县关于进一步创新挖潜编制服务保障能力的方案》,实行空编集中管理和行政事业周转编制制度。申请核定周转行政编制的部门,应无空余行政编制且1—2年内有人员退休,并符合承担阶段性、特殊性工作任务等相关条件。周转行政编制使用周期原则上为2年,部门出现空编或使用期满后,收回周转行政编制。周转行政编制在县本级行政编制总量内调剂使用,实行单列管理,不作为核定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等机构编制事项以及公务员职级设置的基数和依据。
强监管。依托实名制系统平台,建立全县周转行政编制实时台账。采取定期自查校验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方式,对无故逾期不办理出编手续、不及时更新实名制的部门,暂停办理机构编制申请事项。制定《富民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协作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变“单兵作战”为“集成协同”,明确编制使用核准与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建立数据核实比对、联合校验等工作机制,形成“以全流程管理为引领,强化部门联动为关键点”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