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鹦鹉山之战,红军即将发起总攻,为何突然接

痤疮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4421470077907&wfr=spider&for=pc

在红军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红四师打响鹦鹉山之战后,在即将发起总攻、围歼敌人之际,却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进攻、掉头南下,这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在年4月初,红二、六军团挥师进入云南,开始了在云南境内以抢渡金沙江为目的的千里驰骋。

在红军总部提出的五个渡江地点中,二、六军团首长最终决定选择在第三渡江点渡江,即越过普渡河,经元谋到龙街渡江。

随后,红二、六军团分别担任左、右两翼,分兵两路进入云南,迅速突破了滇军在滇黔边境设立的平彝防线,到达沾益、曲靖一带,矛头直指滇中地区。

这种局势令云南军阀龙云大为恐慌,他除了请求老蒋派军入滇对付红军外,一方面派他的滇军对红军四面围堵,另一方面又命令滇中各县加紧准备城防,整顿民团,阻拦红军。

但是,在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红军面前,龙云的图谋只是一场徒劳而已。

4月6日,红二军团前卫第六师从沾益的土城出发,奔袭寻甸县城。寻甸县长汤更新强拉民夫,深挖沟壕,紧闭城门,并派团丁日夜巡守。

红军包围县城后,先向城中展开了宣传攻势,劝其投降。这时四乡的穷苦百姓闻知红军攻城,都纷纷前来助战,烧茶的,送水的,送饭的,十分热闹。但是城内敌军在汤更新的控制下,拒不缴械投降,红军只好强行攻城。

红军指战员飞架云梯,四门攻打。一时间,枪弹轰鸣,烟尘蔽日,杀声震天,城上守敌拼命将手榴弹往下扔。

贺(龙)总指挥见城墙牢固,防守紧密,一时攻打不下,便命令部队暂退,架起迫击炮,抵近轰炸。几发炮弹过后,东门城墙被轰塌了一丈多。

在机枪的掩护下,红军冒着敌人弹雨,冲了进去,夺得东门。汤更新在顽抗中被红军当场打死,其它的团丁也都四散而逃,寻甸城终于被红军占领。

第二天,红二军团继续西进,直奔普渡河。同时,红六军团也抵达马龙城下,由于壕深墙固,红军又没有重武器,攻打了一夜,没有拿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肖(克)军团长决定改道西行,以争取时间早日赶到普渡河。

普渡河位于云南省中部,它发源于滇池,上游叫螳螂川,由南向北流入金沙江。红军西进,必须跨越普渡河这一天然障碍。

龙云也似乎看出了红军的意图,立刻派遣滇军刘正富的第一旅、张冲的第九旅赶往普渡河西岸,控制和破坏铁索桥,同时命令孙渡、樊嵩甫、李觉的三个纵队在红军后面加紧尾追,企图将红二、六军团围歼于普渡河以东、功山以南、羊街以西的狭窄地区。

红二军团第四师是负责抢占普渡河铁索桥的先头部队。卢冬生师长接受任务后,带领全师连夜以急行军速度向铁索桥前进。

4月8日凌晨,前卫十二团赶到铁索桥东岸,发现敌人已在西岸设防,桥上的木板已被全部拆除,西岸桥头堡大门也被锁死,四周布有层层铁丝网,而且西岸的鹦鹉山上构筑了野战工事,形成了火力的交叉梯次配备,从桥上过河十分艰难。

卢冬生决定,十二团和十团跑步顺河而进,到离桥数百公尺的小河塘偷渡过河,十一团和警卫营留东岸,佯攻铁索桥。

命令下达后,各团立即行动。十二团到小河塘后,乘清晨浓雾,涉水过了河,并迅速向南移动,准备迂回包抄鹦鹉山上的敌人。

就在十团的部队过河时,天光大亮了,峡谷的浓雾迅速散去,鹦鹉山上的敌人发现了渡河的红军,立即架起机枪射击。

枪声一响,隐蔽在东岸的十一团和警卫营发起了佯攻,掩护主力在下游的行动。

敌人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一面应付红军的攻打,一而派出工兵营绕到后山,用火力封锁小河塘,阻止红军继续过河。

十二团的勇士们在地形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勇敢地向河岸的制高点冲去,压制住了敌人的火力,掩护了十团过河。然后两个团分别占领了鹦鹉山左右的两个高地,形成了对鹦鹉山的夹击之势。

但是,正当红军准备发动总攻、围歼山上敌人的时候,红四师突然接到军团部的命令,要四师停止进攻,立即掉头南下。

原来,就在四师主力渡过普渡河之际,南面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在红二军团第四师出发向铁索桥前进时,红六军团第十七师也奉命向富民县东北的款庄进发,准备经过款庄、小松园,从普渡河的支流木板河过河。

但是在小松园突然与滇军孙渡纵队第二旅遭遇,双方激战了4个小时后,敌人又陆续投入了第一旅和第五旅,并由昆明派飞机前来助战,红十七师不便与敌人长时间纠缠,主动撤出了战斗。

这时,敌人的樊嵩甫、李觉、郭汝栋纵队也都从功山方向压了过来,红军很有可能被敌人分割在普渡河两岸,陷于包围之中。

红二、六军团首长根据面临的敌情判断,认为敌人普渡河防线已很巩固,执行元谋龙街地区渡江的方案已很困难,因此决定将已经渡过普渡河的部队撤回,由四师向东北方向撤退,调动敌人主力,然后乘敌人在普渡河上游河防空虚之际,红军主力从螳螂川过河,西进滇西,到红军总部指定的第五个渡河点——邓川、丽江、鹤庆方向渡过金沙江。

于是,红军主力开始由柯渡、可郎地区向南转进,跳出了滇军的包围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