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云南省巍山县庙街镇云鹤村,乡村田园风光美丽如画。张树禄摄(人民视觉)
四川省仁寿县板桥镇团圆社区,党员干部帮助果农采摘柑橘。潘帅摄(人民视觉)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和阳镇东侯庄村,党员与农户在了解水培蔬菜生长情况。张驰摄(新华社发)
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
大政方针确定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这个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而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本领过硬的干部队伍。
“三农”领域涉及面广,新情况新问题多,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干部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广大“三农”干部必须提升工作本领,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创造性,当好群众的“领头雁”和“贴心人”。
提高发展本领,壮大富民兴村产业
冬日暖阳。清江边,湖北建始县景阳镇白果树村柑橘园里硕果累累,红彤彤的一片。村民刘子安正与客商一道采摘柑橘,笑容挂在脸上。
清江水好,柑橘汁多味甜。刘子安去年种了15亩柑橘,年收入超过10万元,盖起了4层小洋楼,日子跟橘园一样红火。
小小柑橘成为助农增收的“金果果”,得益于村干部的主动作为。近年来,白果树村两委班子用好资源禀赋,在咨询农业专家并充分调研后,引导村民栽种柑橘、柚子等多亩。去年底亩进入丰产期,鲜果产量万斤,全村年收入达多万元,脱贫攻坚成果愈加坚实牢固。
“‘三农’干部抓产业发展,要学会‘吃透两头’,既精准领会中央精神,也充分结合村居民情,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篇布局,切忌贪大求快。”建始县委书记张渊平说,县里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引进相关专家和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给“三农”干部传经送宝,另一方面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学习经验。
乡村要振兴,农民要富裕,归根到底要靠产业发展。培育产业不是照搬照抄,不能“一窝蜂”往上拥,必须注重差异化,形成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是有名的“花木之乡”,全村95%以上劳动力都从事花木产业。这几年,不少城里人周末喜欢到近郊旅游。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明带着村两委班子到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学习,集思广益,打造农、文、旅融合的“亲子教育+农旅研学”模式,契合了中小学生教学研学需求。自去年国庆节以来,到村里观光、研学的游客和学生超过5万人,村集体经济增收余万元。
“在农村发展产业一定要因地制宜、尊重市场,注重差异化,做决策绝不能拍脑袋、凭感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三农’干部要充分理解产业兴旺的内涵,掌握特色产业、融合产业发展的原则,提前做好调查研究,优化空间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培育建立起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提高群众工作本领,精准满足群众需求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是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
和农民同坐一条板凳、同说“一家话”……“三农”干部工作要接地气,就必须拜农民为师,不断提升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还应注重搭建平台、优化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有人提出村里一块自留地乱糟糟,我们整理了土地,支起了竹篱笆,建起了围墙,现在美观多了。”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大街道城湾村党总支书记叶锋在年终“结账”现场向村民汇报……村里有问题,村民共治理。北仑区探索以“定账、履账、核账、结账”为内容的村干部“对账理事”制度,通过上级“派”、班子“谋”、村民“说”等方式,汇总建立“党建、发展、民生”三本账单,对账明责,履职尽责。
群众工作点多面广,干部“打乱仗”的话,效率低下,难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三农”干部服务群众时提升系统谋划、分解任务、狠抓落实的能力。宁波市北仑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江智灵表示,“我们注重分解任务、下单履账,并强化监督、对账考评,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提高村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村民诉求也实现了‘条条有登记、件件有回音’。”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陶元浩认为,“三农”干部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常下基层、多去农家,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期盼,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遵循农村发展规律,搭建基层治理平台,不断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惠及最广大群众。
重庆荣昌区把治理单元从村民小组调整至10—30户的农家小院,村民通过定期召开院坝会说事议事,同时由3至5名党员、群众组成小院理事会,负责院内会议组织、民情收集反馈等工作,实现了“麻烦不出院,问题不出村,诉求不出镇”的治理效果。福建福清市推行“党员领办项目”模式,全市个村共建立网格5多个,网格内每名党员联系3—5户群众,实现服务全覆盖……
群众遇到问题有渠道反映,有机制解决。村民主人翁意识增强,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基层治理能力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增强培训针对性,补齐能力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
干部担当作为,事业阔步向前,各地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上出实招硬招。
针对部分“三农”干部缺乏经验,对农业农村实际不够了解,工作方法不够接地气等问题,各地、各相关部门强化教育培训。建始县抓住换届契机,对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全覆盖培训,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县里精心打磨课程表,围绕基层精细化管理治理、化解群众信访矛盾纠纷的工作能力、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需要展开培训。“课程设置科学实用,教方法、补短板,让我们抓工作有方向、有底气!”一位参训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表示。
教育培训,打开了干部眼界,让大家更好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要求,提升履职本领和能力。
在浙江,培训帮带全面展开,市县党委书记讲第一课全覆盖,16万名村社两委干部5天集中培训全覆盖,新任村社党组织书记、相对后进村社书记、新进大学生导师帮带全覆盖。在福建,实现第一次对全省多名乡镇街道党政正职进行全员培训,涉农干部“造血”本领得到提升,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此次村两委换届后,班子里多了年轻人、能人。福建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王文认为,不少新进班子人员年纪轻、有活力,但也相对缺乏“三农”工作知识储备、工作经验,在做群众工作等方面能力不足,很有必要开展教育培训。“要用好乡镇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党员远程教育等线上线下阵地,分级、分类、分批培训‘三农’干部。”王文说,“还可以推行导师帮带制,选定一些对党的事业充满感情、乡村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业务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作为导师,指导帮带年轻乡村干部,全面提升其能力本领。”
“干部如果不了解‘三农’工作,工作就缺乏系统性,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很难干成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表示,“破除盲干、蛮干,组织实施科学化、精准化的培训必不可少。同时,培训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必须结合干部和‘三农’工作实际需求,补齐干部能力短板。”
各地还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精准考核测评,倒逼干部提升工作能力。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建立了区、镇、村三级干部“领跑竞跑”工作实绩赛比机制,本次乡镇换届中,通过逆向交流、改任职级公务员等方式逆向调整22人,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格局。(记者孟祥夫)
版式设计:张芳曼
《人民日报》(年02月08日第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