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代领导干部中,大多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出生的,那个时候国家内忧外患,人民饱受外国侵略者的压迫。所以在那个血与火的年代里锤炼出来的第一代领导人大多都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葛士英就是这样的第一代领导干部之一,他在抗战时期虽然身居幕后,但却对我党我军的抗战工作作出过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葛士英曾经担任甘肃省委原副书记,一心为甘肃老百姓谋福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葛士英年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那时候的河北省尚在军阀的统治下,百姓受到封建主义、外国侵略者和官僚地主的三重压迫。这些都被年轻的葛士英看在了眼里,那个时候葛士英就知道,如果我们的国家不独立起来,老百姓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
怀抱着这种救国救民的思想,年,仅仅17岁的葛士英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为人勤勉工作能力强,葛士英入党后先从曲阳县农会宣传部副部长做起,之后升为部长,后来又担任了曲阳县的县委常委、县委书记等职位,那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候,葛士英除了在曲阳县担任县委书记以外,还暗中担任八路军在曲阳支队政委一职,为我军抗日战争做物资调度和人员募集等重要的幕后工作。
葛士英在曲阳县任职期间,积极在百姓中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思想,在当地为八路军募集到了很多新兵入伍,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可以说葛士英虽然人在幕后,但却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年,随着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也结束了,葛士英先是被调到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担任民运部部长,后来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又被调任华北野战军区第四纵队担任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做着他一直以来熟悉和擅长的物资调度和人员募集、分配等民运相关工作,是我党在后勤部门强大的保障。
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大地也恢复了和平,不再需要打仗了。但葛士英由于出色的统筹分配能力和资源分配能力还是被注意到,被调到了甘肃省担任政务工作。
葛士英在建国后陆续担任了甘肃省泾川县和定西县的县长,后来又担任了银川市的军管会政务处处长以及宁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的职位,之后熟悉甘肃省政务的葛士英又回到甘肃担任甘肃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职。
从年开始,葛士英陆续出任甘肃省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等职位,那时候的甘肃经济并不发达,甘肃百姓的生活也很贫困,葛士英将自己的满腔热情都投入到了大力发展农业中,他那时候最强烈的想法就是努力发展农业让百姓们都吃饱肚子,摆脱饥饿。同时他也大力发展经济,希望能带领甘肃当地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葛士英大力发展经济的想法在改革开放时期有了发挥的舞台,他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发展甘肃的经济了。葛士英为了帮甘肃脱贫,提出了“要想富,先富民”这样以民为本的脱贫想法。之后葛士英更是亲自下基层,跑到甘肃陇南一带的基层去做调研工作,努力了解甘肃省百姓现在的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调研,葛士英充分了解了甘肃百姓的经济发展现状,他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脱贫的好方法,那就是给每户人口各分一亩田和一亩果园,并且为每户定下一年出售一口牲畜的经济指标,最后让每户转移一个劳动力以提高经济流动。葛士英这套针对性的扶贫办法,对甘肃陇南的经济现状可谓是对症下药,很快甘肃陇南的经济就得到了显著提升,我国第一届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的称号就因此颁给了葛士英。
葛士英退休之后依然心系我国的扶贫事业,他多次身体力行地参与民间扶贫相关工作。年8月,87岁的葛士英老先生在深圳去世,如今老人家虽然已离开人世多年,但是他对甘肃省的贡献让很多甘肃人民依然没有忘怀他。我想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葛士英老先生这种心怀家国,不怕困难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