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门口那条路丨密云水库南线从保山护水的

修建一条公路,增添一道风景。这十年,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大农村路的建设发展,使广大的偏僻乡村,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点击音频,请听:《北京密云水库南线,从保山护水的“生命线”到富民增收“致富路”》。一同感受我国农村新发展,新面貌。

北京密云水库南线公路全长23.87公里,如一条玉带穿行于由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的优美画卷中。经营民宿的石马峪村村民张晓慧,就住在水库南线沿途,推门即是公路。从三十年前嫁到这里,她的命运便与门口这条路紧密相连。几十年间,她见证了这条路从坑坑洼洼的土路到“最美农村路”的蜕变,而这条路也如一面镜子折射着张晓慧一家和整个石马峪村的发展变化。

(密云水库南线公路)

马峪村是密云水库一级生态保护线内的村庄之一。由于人多地少,村民缺乏增收途径,这里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张晓慧的记忆里,三十年前,村里除了一条沥青路之外,其余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落后的交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掣肘,修路迫在眉睫。

密云水库南线公路最初为砂石路,随着密云的社会经济发展,安全性和舒适性早已难以适应百姓的出行需求。密云公路分局养护科科长蒋凯介绍:“要想富先修路”早已成为了大家共识。

(密云水库南线公路)

年,刚生完孩子在家休养的张晓慧琢磨着找点事干干。因为住处紧邻公路,加上曾经在附近的度假村工作过,她决定将自家的小院改造为民宿,成为当地最早的一批农家乐经营者。

彼时,从北京市区到密云的路况尚不太好,最早一批游客多为周末来此钓鱼、游玩的散客,民宿的生意一直比较平淡。

转折发生在十年前。年,北京市路政局密云公路分局组织对密云水库南线进行大修;年进一步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年先后对沿线的交通安全设施、绿化景观灯进行进一步优化改善,密云水库南线自此焕然一新。

“环境一好,路一好走,来的人多了,对生意是个很大的促进。”经过这十年的整修,张晓慧更明显地感觉到公路为民宿经营带来的变化。张晓慧告诉记者,在每年的3月到12月旅游旺季,周末、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生意好的时候,张晓慧一家的年收入能达到万左右,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在密云水库南线公路沿线,张晓慧经营的民宿)

在石马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明看来,像张晓慧这样的例子在村里并不罕见。近十年的公路建设养护显著拉动了沿线村镇经济,民宿经营在周边蔚然成风。

王海明告诉记者,目前石马峪全村大约有1/3的村民在经营民宿,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在看到经营民宿带来的“甜头”后,也纷纷回归乡村,开起了民宿。

除了在线下经营民宿外,张晓慧还紧跟趋势,把生意搬到了线上,开起了微店,上架了家禽肉蛋、时令蔬菜瓜果等土特产。随着路越来越好走,近几年间快递也陆续进驻到村里,同城邮寄可以实现当日达,寄往外地的货物基本也能在两三天内到达。

民宿旅游的兴起与这十年密云水库南线的养护与改造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贯彻生态宜居理念,密云区制定出台了乡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和养护巡查专项管理办法。在推进绿色出行方面也积极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着力提升绿色出行品质。

“农村公路在咱们交通设施里面确实是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相当于说咱们的公路网中干线公路是一个骨架,农村公路它就相当于毛细血管。”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密云公路分局养护科科长蒋凯向中国交通广播记者感叹,“现在不光是路通了,我觉得村民眼界也开扩了。”

(密云水库南线公路)

如今,密云水库南线优良的路况,完善的附属设施,安全舒适的行车体验,便捷的休息区和观景平台,深受自驾、骑行爱好者的喜爱,使密云水库南线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保水生态之路、便民富民之路、旅游休闲之路、绿色低碳之路。

谈及对未来的期望,张晓慧说:“肯定是希望自己生意越来越好,然后挣钱越来越多。但是还有一个就是希望生态环境还有硬件设施,包括像这路,我们也希望它越来越好走。”

记者:孙冰洁、李一睿、李永昊

编辑:蒋尧

审核:宗锐

图源: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密云公路分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