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产业富民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发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1110/6388.html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走进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绿油油的蔬菜,金灿灿的油菜花,刚露出新芽的方竹和中草药,到处生机勃勃。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农户正深耕细作,为脱贫致富辛勤劳作。

  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市场经营主体,建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党组织为纽带的新型基层组织体系,采取“党建+产业”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统领经济发展的优势,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协调服务、示范引导等落实到产业发展中,促进产业壮大和农民增收。

党旗在产业链上飘扬

  银厂村是镇雄县赤水源镇的深度贫困村,全村辖22个村民小组,有户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有耕地亩,退耕还林亩,林地亩。由于村内沟壑纵横、群众依山而居,立地条件差,村集体没有带动劳动力就业的龙头企业,群众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玉米、马铃薯种植及猪牛羊养殖,群众的收入结构单一。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自年底镇雄县政协挂钩联系银厂村后,坚持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推行“党建+产业”模式,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新路子,谋划布局了千亩竹子、千亩蔬菜、千亩中药材和百桶蜜蜂、百亩榛子、百亩刺老苞的“三千三百”产业。同时,大力发挥政协的优势,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和能人加入到脱贫攻坚中,大力发展产业,呈现出“党建强、产业旺、百姓富”的良好态势。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银厂村气候条件良好,适合发展蔬菜、中药材、方竹等产业,现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村。”据赤水源镇党委副书记廖辉介绍。

  支部建在“链”上,产业连成一片。据县政协驻银厂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李其凭介绍,银厂村现有方竹亩、蔬菜亩、中药材亩、蜜蜂桶、榛子亩、刺老苞亩,多种产业与绿树、蓝天交相辉映,成为全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扮靓了美丽的小山村。

群众在产业链上致富

  “我家3人入股银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蜂,去年7月份就分到了元红利,照这样下去,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赤水源镇银厂村赵家湾村民小组村民岳远祥,乐呵呵地畅想着他的美好生活。

  在银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蜂基地,养蜂致富能手王国群正在小心翼翼地打开蜂桶取蜜,屋檐下、田埂上、道路旁摆满了或圆形或方形的蜂桶,辛勤的蜜蜂将静谧的小山村“闹”得充满生机。

  据介绍,银厂村贫困群众除了入股银源养蜂农民专业之外,还可以入股种植蔬菜、方竹、中药材等合作社,年底参与分红。同时,栽种、除草、收割等需要大量劳动力,有效解决全村半、弱劳动力就业。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解决不能外出务工群众就近就业问题人,辐射带动贫困户户人脱贫。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工作,每个月能按时领到工资,生活有了保障,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银厂村村民常吕贡感叹道。“有了产业的支撑,群众有了收入,老百姓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银厂村的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对年如期脱贫出列信心满满。

  据悉,下一步,该村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结合赤水源头的区位优势,推行“退耕还林优先、河道治理优先、综合整治优先”的赤水河保护“三个优先”原则,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响“赤水源头第一村”这张名片,团结带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让群众生活更富足、更幸福。

来源|镇雄县委组织部

编辑|任厚道

编审|钱 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