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远山墨雨
不知不觉中,年的日历即将翻完了,今年最后一次周末徒步活动,昆明走进自然户外群安排走一条比较经典的路线,徒步小水井村,从厂口穿越到沙朗,活动区域位于昆明城区西北部。
我们去了久负盛名的富民小水井村,那里有原生态的苗族合唱团,纯美声唱诵、堪称天籁之声,名声远扬,群里每年年末都会组织走这条线路。
因防疫原因、小水井村传统的圣诞活动取消了,没能欣赏到原生态的苗族合唱,却未影响我们徒步走山的快乐,翻山越岭,我们走过了一山又一山。
早上8点40分,我们在普吉路南口公交车站旁集合、清点人数,参与活动的友友达到了人,领队联系、调来两辆公交车,送我们到徒步起点厂口村。
10点左右,我们开始了徒步行程,中午在小水井村休息、午餐,下午继续南行,经过界牌村、穿越祭天山等群山,从沙朗古驿道下山,到达沙朗时已是华灯初上、天空擦黑,19点左右我们从沙朗乘坐定制公交车回昆明、结束活动,手机软件记录行走距离为23公里。
这是近期群里周末徒步活动中走得比较长的一次,大家都说这条线风景好、距离长,我们走得有些辛苦,却很开心。
近期昆明有些降温、伴随少许降雨,冬天的模样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特别是早晚的温度都已到了个位数,毕竟冬至已过、已是寒冬时节。
早晨出门时很考验人,凛冽的寒风让人却步,等到我们走出户外、开启爬山之旅时,却又是汗流浃背、酣畅淋漓,穿衣、脱衣成了频繁事件。
山野里松针金黄、密林幽幽,带给我们视觉盛宴;钻刺棵、升海拔,有些挑战,却乐趣多多,痛苦与痛快交织、汗水与享受同在,我们的徒步行程,就是这样。
徒步一开始,我们就经历一个长长的升海拔,从轿子雪山旅游公路旁的一条小路上山,直升海拔、翻越大石头山。山里的植被很好,以松树居多,也不乏灌木、茅草,林中的空气湿润而清新,弥漫着树叶花草的味道。
树下有厚厚的松针、金黄的树叶覆盖,是软软的质地,走在上面脚感极好。连续不断的海拔升高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没走多久,大家就气喘吁吁了。
因为少有人走,林中道路多有刺棵挡道,我们得小心翼翼地行走、避让;上山的道路有些难度,却也很刺激。
走了4公里左右、约摸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小水井村,正好在这里休息、午餐。
与前些年来这里看到的不同,小水井村有了不少变化,破旧低矮的土基房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小洋楼,屋前屋后挂满了金灿灿的包谷串。
村中心的小广场依然是最热闹的地方。基督教堂大门紧闭、广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比赛。
球场边有很多苗族妇女正在认真地准备食物,大大的柴火灶台上烧着滚烫的开水、大盆中堆满了去皮的南瓜,烧火、洗菜、切肉......每个人都在忙碌,热闹的气氛象极了过年的模样。
听说因为防疫形势的要求,村里每年传统的圣诞活动取消了,我们无缘欣赏天籁之音的合唱,眼前平凡如常的烟火气也很是热闹。
与前几年相比,小广场也有了不少变化。紧临教堂一侧新增一道墙,有很多真人大小的苗族彩绘,展示着小水井村独有的魅力。
与彩绘墙相对的一侧有了一座长长的廊桥,村民在其中悠闲地晒着太阳;北面有了一座合唱团的表演舞台,南面舞台加上了大门,变成苗族文化博物馆了......小广场外的道路上,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有食物、有苗族服装,目测有了农贸市场的氛围了。
村民脸上的笑容依旧、纯真质朴,还有妇女高高盘起的、独特的苗族发髻,是小水井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
离开小水井村,我们开始了下午的行程。从村后一片已经收割的包谷地边穿过,连绵起伏的山丘有着优美的曲线。走小道、穿越防火道,我们一路向南。
目测小水井一带的群山线条柔和、此起彼伏,勤劳的人们将山坡改造成了天地,以种包谷为主,现在已收割完毕,地里留下了一个一个用玉米杆组成的垛堆,成为山坡田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界牌村头有了一道特别的标牌,记录着这个村子的历史变迁,一道新建的牌坊矗立村头,两面都有文字,其中的一面用的是我们不认识的文字,猜想应该是少数民族语言吧。
界牌村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还有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今日走过,依然如故,满树金黄的柿子带给了我们一种美好的视觉体验。
上山、下山,是我们行程中的常态,瞎白龙、大铁帽、打猎山、祭天山,我们一路穿越,却分不清它们的界限,跟着领队走就好了。
养脚的松针小道、难行的慢仰坡、惬意的竹林小径、考验人的碎石下坡道......各种路况皆有,走进山野,我们都得体验。
因为体验情况的差异,长长的队伍很快就出现了断层,除了拴好路标,领队们还不忘悉心接应。
在祭天山路段、在沙朗乡古驿道前,凌老大和燕子飞多次折返、在关键路口等候落在后队的友友们,梅子一路收尾,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