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样银杏撑起富民新产业石头咀镇凉亭村拓展

仲春时节,山花烂漫。英山县石头咀镇凉亭村的银杏林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正忙着移栽银杏树苗。

“今年我们村要扩大银杏树的栽种面积,购进的新矮化树苗成活率高,盛产的白果个大产量多,为加工白果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料。”凉亭村党支部书记叶汉友说。

经过八年探索发展,银杏产业成为凉亭村的支柱产业,不仅带领村民顺利脱贫,还带领该村跻身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市先进村、全县发展经济重点村。

如今,村里做活银杏文章,小小银杏树带领着大家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稳步奔跑着。

创建合作社,大力发展银杏产业

年3月,按照县委政府发展“一村一品”的号召,凉亭村成立英山县众惠专业合作社,利用四荒地、山林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建设银杏种植基地,走集研发、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路子。

目标明确,说干就干。合作社吸引名社员报团发展,先后投资余万元,建立万亩采叶园示范基地。

合作社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学习种植技术,围绕银杏“三园一地”建设目标,建设银杏苗圃园亩,采叶园亩,观光园40亩,油茶基地亩。

合作社不仅为凉亭村服务,还主动联系周边扁石畈村、大屋冲村、竹林湾村、汤湾村、营坊村等7个村,发展矮化银杏余亩。对接帮扶贫困户户人,发放苗木50万株,每年保底价回收贫困户银杏鲜苗叶。

年,苗木出圃万株,产值28万元,银杏叶产量15吨,产值45万元。年,基地银杏叶产量30吨,产值84万元。

开发白果面,拓宽银杏产业链

按压、搓揉、拉开。面团在师傅们的手下伸张自如,翻飞间,丝丝油面露出秀丽的容颜。

“这就是地道油面生产车间,油面属于英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汉友津津乐道。

年11月,村里成立湖北幸生康食品有限公司,秉承“产业第一,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描绘“富农、兴企、活市”产业龙头愿景,实现“基地+农户+企业+市场”互联效应。

年,幸生康公司成立加工园,以凉亭村为中心,带动全镇16个村发展银杏园0亩,扩大银杏种植规模,建设银杏原材料生产基地;建成银杏采叶园,与农户签订订单,带领村民参与银杏产业发展。

“银杏全身都是宝,公司尊崇药食同源,将银杏果子(白果)提取后融合面粉,制成各种各样的面条,长期食用银杏制品,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非常有益。”叶汉友介绍,面条无尘加工厂占地0平方米,去年投资30万元改扩建,增添恒温设备,面条生成不再受制于天气,且产量大幅提高。

白果面获得了市场的青睐。年,“白果康养面”销售量达吨,“杏臻食品”系列产品销售额达万元。

挖掘孝文化,加速农旅文旅融合发展

为做大做强乡村文化,凉亭村深度挖掘民间故事《孝子湾和白果面的传说》。

该传说是凉亭村祖辈留下的“孝文化”精髓,讲述了白果面的由来。白果仙女下凡择婿,闻知傅尧少年至孝至义,即变作丑女,巧借白果和面粉配制成面条的仙方,对其进行试探,傅尧为救瘟疫中的母亲和乡亲,答应娶丑女为妻,并信守承诺,不离不弃,一场假戏辨识真人,丑女变回美丽天仙,二人成就美满姻缘的民间故事。

村两委和幸生康公司以传说为蓝本,以村里发生的民间故事为主线,聘请专家改编、创作黄梅戏《白果情缘》,由黄梅戏演员演绎。该戏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又增添了现代人的情感需求,在全县多个乡村展演时,反响强烈。

走在村里宽阔的马路上,放眼望去,山间地头整齐划一的银杏树,在春风的吹动下,频频舞动着鲜绿的叶子。

“我们期待秋天有个好收成。”叶汉友信心满满地介绍,下一步,计划再扩大生产,添加设备,引进技术和人才,融合发展旅游、农业、养殖与康养大健康产业,带领全村人民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创造美好生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