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网」
游客在喜洲古镇观光休闲。
8月的喜洲古镇,被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簇拥,空气中飘散着稻谷的清香。穿行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间,周围是一座座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院落,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有着多年历史的大理市喜洲镇,坚持“旅游活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服务、特色餐饮等产业,促进了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年,全镇接待游客约万人次。
扎染让千家万户过上小康生活
“这是马齿花,这是毛毛虫,这是珍珠花,这是串梅花……”记者来到喜洲镇周城村大理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60岁的“蓝续大妈”杨巨兰正领着5名徒弟在染坊里染布。周城村是一个有着1万多常住人口的白族古村落,扎染文化在村里世代沿袭。杨巨兰是大理蓝续的第一代员工,每月可以领到多元工资。
像大理蓝续这样的扎染作坊在周城村共有十五六户,每年带动周城及周边村子至人次白族妇女参与扎花、拆花等工作。这些扎染作坊生产的产品通过散布在周城、喜洲、双廊、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等地的五六十户商铺对外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年产值可达多万元。“白族扎染技艺已有多年的历史传承,周城及周边村子的白族妇女通过参与扎花、拆花,每月可收入元至元。”大理市白族扎染协会会长、大理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树坤介绍,扎染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30多家餐饮店的兴起,周城美食现已远近闻名。
旅游观光和农业增效共赢
喜洲古镇周边的田野,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海、秋季黄灿灿的稻田麦浪,尤其受到游客青睐,成为“网红打卡点”。
“从年开始,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在喜洲镇流转了多亩土地,按照传统的农耕模式,小春种油菜,大春种水稻,意外地收获了田园景观。”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喜洲田园分公司工作人员杨兆奎介绍,公司在多亩田园里种植了多亩有机水稻和多亩绿色水稻,不施农药和化肥。春季的油菜花种植量为多亩,供游客观赏之余还生产出了有机菜籽油“喜油”。
“村民流转土地每亩每年可收入元租金,并按每年15%的比例逐年递增。土地流转后的村民又被聘请来种地,每天元工钱。”杨兆奎说,大理旅游古镇开发公司平时每天固定用工人左右,农忙时增至人左右,每年用工量大约2万人次,全都是来自周边村子的中年妇女。年生产粮食油料多吨,支付农民工工资多万元,产值多万元。绿色农业的开发为旅游业增添色彩,古镇里增加了咖啡馆、体验店之类的外来业态,田边的居民也纷纷开起了小店,生活越来越好。
“近年来,喜洲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先后流转1.3万亩土地,引进多家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农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格局,实现了特色小镇旅游观光和农业增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共赢。”喜洲镇副镇长李开达说。
保护和合理利用古建筑
“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栋。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在《滇行漫记》中关于喜洲古镇的一段描述。
近年来,喜洲镇依托保存完好的座古民居建筑群落,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客栈。以“喜林苑”片区为代表的田园风情网红打卡点,以“喜洲客厅”为代表的传统院落活化利用典范,以“稼穑集”为代表的白族农耕文化展示馆,成为人们追忆乡愁的胜地。一大批扎染、泥塑、木雕、甲马等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纷纷定居喜洲古镇,为游客打开了非遗技艺体验的“方便之门”。
“是喜洲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吸引了我们。”来自大理市凤仪镇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传承人苏龙祥夫妇在喜洲古镇开了一家瓦猫泥塑体验店,登门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生活在喜洲古镇,每天都能找到新的灵感。早上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老人在下棋,我比照着做了几只瓦猫,把老人们下棋的场景展现出来。将来,我们还要在古镇里建一个瓦猫主题公园。”苏龙祥说。
20世纪30年代末,由当时喜洲镇教育会委员严子珍捐资兴办的喜洲古镇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苍逸图书馆,是云南乃至全国著名的乡镇民间图书馆,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原有的主体建筑。今年7月,这座图书馆重焕生机,由大理旅游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与大方书店联合打造了“现代版”的苍逸图书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成为游客打卡和当地人休闲、读书的好地方。
“喜洲古镇历史积淀丰富。近年来,通过对白族民居古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提升改造古镇风貌,挖掘文化内涵,达到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的,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喜洲古镇风貌提升改造专家组组长张绅介绍。
云南网记者秦蒙琳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