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看戏听讲座昆明77个公共文化新空

白癜风症状特点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307/4587181.html

盈尺之地,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意为“地方非常狭小”。在昆明,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不断推进,发端于各个城乡角落的“盈尺之地”,通过资源整合和创新利用,正变为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在全市遍地开花。眼下,打卡公共文化新空间,享受城乡新文化,已成为春城人民生活的新时尚。

新空间新玩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受群众青睐

7月22日,傍晚微风带来的凉爽让不少市民和游客涌向昆明老街。

对不少人而言,这个夏天,到位于昆明老街的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已成为消暑新方式,阅读、看戏、听讲座、看书展……总有一款能对上他们的味。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在哪?就在前几天,昆明老街—南强街巷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大量人流聚集在此。在寸土寸金的昆明老街,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面积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拥有游客驿站、文创空间、悦读小屋、文化茶吧4个不同主题的聚合空间。游客驿站新增“VR全景看云南、AR扫码识民族”等科技体验旅游服务。文创空间接受民间文创高手、创造达人的手工艺活动或布展,其间举办的云南滇派硬翅风筝展、摄影展等深受市民与游客喜爱。悦读小屋集文化历史、地理地貌、户外运动、人文风情、旅游资源于一体,配备了余册书籍,还有自助借阅机,免费向读者开放。在文化茶吧及院内,每周固定的茶艺体验、传统花灯、滇剧表演等轮番呈现,成为本地传统民间技艺爱好群体的固定活动场所。

昆明市图书馆“城市书房”

随着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包含的名人旧居、文化遗迹和标志性建筑的建成运营,依附众多历史文化资源的盘龙区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市民文化中心于今年5月17日正式亮相。该市民文化中心将公共文化贯通融入“城市15分钟文化生活服务圈”,打造集生活美学、文化体验、交流与传播于一体的多元化、场景化公共文化空间。作为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的核心,该市民文化中心以“主客共享”理念,实现“文商旅”“文博”“人文”“美育”“社区+”五个链接,用地标性的人文艺术场景引导市民触摸历史文化,加强与城市历史的交流互动,形成有温度、有互动、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在都市,新型文化空间的诞生与革新,提高了群众享受丰富文化生活的“体验值”。在乡村,新型文化空间带来的“新”意和“心”意,更加温暖人心。

五华区西翥街道沙朗文创园新型文化空间,不仅包含传统阅读服务,还有传统农耕生活体验。富民县半山耕云田园综合体乡村文化空间将农旅、文旅、康旅“三旅”融合,在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带给人们“诗与远方”。嵩明县职教新城东方时尚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集技能培训、业务交流等日常“刚性需求”和文化沙龙、阅读分享等“软性需求”于一身,全方位提升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昆明盘活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热情,打造了一批集跨界融合、资源共享、模式创新于一体的“小而美”地盘,创造出一个传递多元文化与年轻生活方式的空间,为人们构造了文化分享、感受的新平台。

坐落于万溪冲的书吧

全方位多辐射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都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昆明,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早已起步。年,我市首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建成。目前,我市正在制定《昆明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管理办法(暂定名)》《昆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管理办法》《昆明市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考核办法》,以完善的制度加强空间建设、日常管理与考核监督,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与管理,实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杜绝“重建轻管”现象发生,同时引入退出机制,确保公共文化空间活力。此外,昆明还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实现统一规范管理、有序监督考核,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百姓身边的“文化驿站”。

西山区云纺文创园“云纺24小时城市书房”

今年,昆明将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工作纳入全市“当好排头兵”大竞赛活动的“增进民生福祉竞赛”板块,规定各县(市)区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少于2个,包括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性改造,在都市商圈、文化园区等区域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在乡村因地制宜建设文化礼堂、乡村戏台、文化广场、非遗传习场所主题功能空间等。

来自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市共建成77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截至目前,五华区、盘龙区、呈贡区、嵩明县、晋宁区、寻甸县的建成数量都达到或超过了5个。

除了各县(市)区建设的各类特色文化空间“遍地开花”之外,昆明还加强与金融机构、学校、社区等社会力量合作,按照“阅读+金融机构、阅读+校园、阅读+社区”的运营模式,目前已建成以阅读引领、扎根基层、多元融合的3家“香蒲书房”;按照“阅读+酒店”“阅读+民宿”模式,重点凸显“一店一特色”,建成首批12家“觉晓书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丰富酒店与民宿文化内涵,提升服务品质,讲述着春城的“诗与远方”。

西山区云纺文创园“云纺24小时城市书房”

如今,昆明市以“觉晓书房”“香蒲书房”“有声图书馆”等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点带面,不断向更广泛领域延伸辐射,打造新型文化空间集群,拓宽服务渠道,扩展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助力城乡一体“一刻钟”文化圈建设。

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文化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昆明将在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工作中,坚持公共文化服务“走出去”,优质资源“引进来”,全方位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路径,加大与社会各界合作,以品牌化建设理念进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集群化打造,实现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向“最美一公里”转变,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文:昆明日报制图:昆明发布昆报头条编辑:张敏审核:肖蜜娟终审:黄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