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①
编者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办、国办最近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系统部署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县城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建湖立足发展实际,注重“三生”融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初步形成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被列为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精心培育主导产业
筑牢新型城镇化之基
城市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当前建湖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我们坚持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深耕实体经济、做强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县城人口集聚能力。
一是突出产业集聚。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选择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晶硅光伏、动力及储能电池、石油机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链作为重点,全产业链现有企业多家,其中规上企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家,三大主导产业开票销售占全县规上工业总量超70%,吸纳城镇就业人口突破1.5万人,我县被认定为全省工业类唯一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全国首批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县。规划到“十四五”末,三大主导产业总量突破亿元,六大重点产业链开票达亿元。
二是突出项目集中。项目不仅是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窗口,更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乡就业的“压舱石”。我们锚定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专班作用,以36支专业招商组为骨干,坚持宜链则链、宜群则群、链群并举,紧盯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地区,积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招商,总投资.3亿元的耀宁科技、总投资60亿元的益佳通电池等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特大产业项目成功落户。近年来,全县共落户亿元以上项目近个,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超1.5万人。
三是突出要素集约。产业园区是促进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我们紧扣“对外争位次、对内提份额”定位,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全县所有乡镇园区并入开发区、高新区,形成县域内园区布局合理、产业集聚的新格局,开发区建成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高新区建成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里下河物流园区被认定为省级服务集聚区、省级重点物流基地。注重集约节约发展,在盐城市率先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连续4次创成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严格按照项目预审“”标准腾笼换鸟,所有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落户“两区”,闲置资源利用占比达80%以上。坚持以园区建设带动人口集聚,“两区”产业集聚度达75%,吸附城镇常住人口近9万人。
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塑美新型城镇化之形
城市、集镇、乡村协调发展、互促共进,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我们坚持以“三区三线”划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县域空间布局,科学构建以县城为主体,东翼上冈、西翼九龙口“两翼”为支撑,规划发展村庄为节点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
一是提升县城首位度带动城镇化。实施城市精明增长战略,聚焦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宝龙广场、广益来财富广场、灵龙里网红特色街区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万达广场、金融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建湖有戏”城市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座令人向往的文旅融合精致城市、充满希望的创新创业活力城市正加速崛起。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后街背巷和棚户区改造,被认定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2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8%。
二是提升镇区集聚度支撑城镇化。东翼上冈镇积极融入盐城城北改造和大市区产业配套,以上冈新城开发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基础设施会战年”活动,加快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大市区近郊新城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获评省经济发达镇。西翼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坚持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推进,大力实施“景区提升会战年”活动,淮剧小镇惊艳亮相,江苏省里下河博物馆、温泉文旅综合体、渔樵耕读、荡东民宿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致力成为引领里下河湿地生态旅游的龙头,创成盐城市首家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他乡镇紧扣“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要求,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品牌、综合整治等提升工程,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示范集镇和特色集镇。
三是提升乡村美丽度策应城镇化。我县农民住房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低矮老旧、村庄布局分散,楼房占比仅为17.78%;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空关房、半空关房占比达40%。我们因势利导,把农房改善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策应城镇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进社区,同时注重乡村风貌塑造,深入挖掘里下河水乡自然肌理,打造一批“白墙黛瓦、自带院落、绿意盎然”的新中式建湖民居,让人感受原汁原味的美丽“乡愁”。全县累计改善农民住房3.7万户,新建新型农村社区35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6个、特色田园乡村4个、传统村落4个,美丽宜居乡村覆盖率达%,被表彰为全省农房改善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优秀县。
不断厚植生态本底
提升新型城镇化之质
建湖地处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区,拥有着世所罕见的九龙口古潟湖遗迹,承担着守护江苏生态“绿心”的历史重任。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以优良生态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一是用力做好环境保护“必答题”。始终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考断面水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等主要环境指标一直处于省市前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九龙口湿地生态修复入选省首届最美生态修复案例,双湖公园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综合性生态公园,西塘河、神台河风光带交织成一座城市生态水韵“T台”,实现了“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湿地更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县,创成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12个。
二是用心做好生态农业“提优题”。坚持以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为目标,以农业生态化、品牌化、链条化为方向,持续培育优质稻米、特色水产两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行稻田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等生态种养模式,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遇建湖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外发布,全县拥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建成全国最大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基地和全国单体最大的蟹苗培育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82.45%,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虾稻米之乡。
三是用情做好生态文旅“综合题”。以高等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三区同创”为契机,以九龙口旅游度假区为龙头,以淮杂“非遗”与湿地“世遗”融合互动为核心,独具匠心将戏剧引入沙庄古村,原景再现获得国家文华大奖的现代淮剧《小镇》剧中的18个生活场景,凸显“村在荡中,荡在村中”的独特空间风貌,呈现“戏在村里,村在戏里”的独特精神内核,让游客既感受到河水拍岸、树影婆娑的自然之美,又感受到真实无妄、天道酬诚的诚信之美,畅享“洗眼、洗肺、洗耳、洗心”的灵魂之旅,“灵龙水乡·淮杂故里”生态文旅品牌愈发响亮。
始终坚持共建共享
铸就新型城镇化之盾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提升城镇公共服务功能的文章,更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真正实现农业转移人口“落得下”“稳得住”“过得好”。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一是在配置公共资源上做实功。紧扣城乡协调融合发展要求,积极实施里下河洼地治理、天然气管道及门站建设等重点项目,建湖港区集装箱航线顺利开航,在盐城市率先实现一级公路、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创成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医院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绿康湖垛家园服务模式在全国推介,上冈镇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县福利中心建成运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创新实施教育集团化、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革,普通高考成绩创近十年新高,汉开书院建成使用。杂技传承基地投入使用,“杂技周末剧场”“淮剧周末舞台”品牌惠民活动广受好评。
二是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出实招。围绕进城农民“住好房”,创新出台鼓励农民群众进城入镇居住的政策意见,设立“房产超市”提供优质房源、优质服务,年以来全县累计进城入镇购房户。围绕进城农民“利益不受损”,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改革措施,涉改村(居)均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让进城入镇的农民吃上“定心丸”。围绕农民进城后“谁来种地”,在全国率先破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集约的国土空间新格局,相关做法先后被央视《焦点访谈》和《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