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悠久这是西山区第一所小学,建校已有

掌上春城讯抚摸着风化的石碑,西山区马街中心学校(以下简称“马街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李跃忠心中感慨万千,学校历经年而得以延续,石碑见证了西山区第一所小学的“前世今生”。

两块石碑记录年建校史

从春雨路沿电机路前行米左右,即可到达新渔村号,这所隐藏于城中村的西山区马街中心学校,怎么看也不像有近年的历史。

看到记者的疑惑,李跃忠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记者来到与学校一墙之隔的西山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

西山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依山而建,房屋、亭子错落有致,古朴优雅,在李跃忠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藏在绿林中的两块石碑。

经过风吹日晒、风化腐蚀,加之从前对历史古迹保护意识的淡薄,两块石碑均不同程度受损。李跃忠抚摸着石碑说:“这里原来是马街中心学校的办学地址。”

在两块石碑中,一块碑文记录的是建校功德碑。另一块石碑(石峰义学碑记)已风化脱落,三分之一的碑文被岁月磨平,不过有一个大大的“石”字还清晰可见。从碑文可以看出,该校建校于清朝雍正十一年三月。

在谈起马街中心学校历史时,李跃忠说,“石峰义学”是一位叫倪蜕的文人创办的。据史料记载,倪蜕(年—年),松江(今上海)人,出生于松江的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勤奋,熟读经史,由于性情孤傲,不愿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年,倪蜕以幕僚身份跟随云南巡抚甘国璧到昆明。喜爱舞文弄墨和搜集各地掌故的甘国璧,委托倪蜕致力搜集云南地方史料,倪蜕因此得以遍游云南。

甘国璧离滇时,倪蜕因喜爱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和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决定留在云南定居昆明,并居住山花烂漫、清泉奔流、环境清幽的宝珠山(今马街宝珠寺一带)。

倪蜕虽然性情孤傲,不喜应酬交际,但居住在周边的穷苦百姓求他写个春联、契约等,他却有求必应,且分文不收。年,倪蜕见宝珠山周边的农家子弟因入学困难,能识文断字的人很少,便捐银创办“石峰义学”,从此附近的农家子弟都能免费进“石峰义学”读书。后人为感念倪蜕的恩德,立下《石峰义学碑记》石刻,以赞颂倪蜕的功绩。自此“石峰义学”便成为马街周边创建最早的学校,也是西山区第一所开办的小学。

一代代人回望记忆中的学校

“我家四代人都在这所学校读过书。”63岁的云南含辉古建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俊,是土生土长的马街人,他爷爷、父亲、儿子及他,四代人都在马街中心学校读过书。他爷爷在学校重建时,还捐过款。现有的一块石碑上,就有他爷爷的名字。

年,杨俊背着书包走进马街中心学校开始读书识字,后来,他担任过马街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在杨俊记忆中,他读书时,马街中心学校是西山区办学的佼佼者,团结、碧鸡、黑林铺、大观楼等地的学生,都慕名前来求学。

马街中心学校三(1)班的于子冉,和自己的爷爷、妈妈是校友。她妈妈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大学毕业之后毫不犹豫回到母校任教。现在,家住学校附近的于子冉,每天和妈妈一起上学、放学。于子冉说,她上学期语文数学都考了98分,英语97分,自己很满意。

42岁的马海波,在马街中心学校任教已有22年,他教的语文综合成绩,多年来在西山区15所中心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近年来,马街中心学校围绕“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的办学目标,坚持“尊重差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