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绿色支柱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超常规举措帮助“直过民族”脱贫,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助推精准扶贫……在西双版纳州,一幅各族群众摆脱贫困、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生动画卷铺展开来。
数说成就
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新貌。记者张彤摄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委、州政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对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压实各级领导责任、相关部门责任和州县乡村组五级责任,强化组织增动力,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积极探索绿色支柱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超常规举措帮助“直过民族”脱贫和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助推精准扶贫等模式,决胜脱贫攻坚。
截至年底,西双版纳州勐海和勐腊2个贫困县、6个贫困乡、92个贫困村(其中2个深度贫困村),涵盖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景颇族和佤族5个“直过民族”在内的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名贫困人口全部摘帽、出列,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显著成效。
发展绿色产业让村民摆脱贫困
勐海县勐宋乡曼吕村是“直过民族”拉祜族聚居村,过去低矮破烂的石棉瓦房、茅草房如今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小楼,狭窄的便道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能住上这么宽敞、漂亮的新房,是前些年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南温村民小组村民娜拉告诉记者,她家有5口人,以前家里住的是70多平方米低矮灰暗的泥巴墙石棉瓦房。年娜拉家享受扶贫政策,通过政府补贴6万元、向银行贷了6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加上自家攒的5万元,共花17万元盖起的这栋面积为平方米的新房,还添置了数字电视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三轮车等。
“现在村里的贫困户全都住上了新房。”娜拉一脸兴奋地说,依靠政府扶持大力发展茶产业,全村人都已脱贫致富。
西双版纳州切实加强产业扶贫统筹推进力度,坚持绿色发展、绿色减贫。滇西连片特困县勐海县有人口34.56万人,其中涉茶人口28万人,占总人口的81%。该县把“一片叶子”作为脱贫攻坚的“金钥匙”,通过茶叶品质提升、产业规模发展和营销拓展培育扩大市场三措并举,实现企业优化升级,企业壮大反哺扶贫的“雨林古茶坊”兴茶扶贫模式,全县茶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助推群众脱贫致富,勐海因茶摘掉了贫困帽。
“通过政府帮扶,我们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了脱贫摘帽,还住进了新房。”勐腊县勐捧镇勐润村委会曼过龙村小组的贫困户周所告诉记者,过去,曼过龙村民小组象她家一样的贫困户有27户,都是由于缺少土地和发展项目致贫。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协调下,27户贫困户与本村橡胶种植大户签订了7年的割胶协议,集体到种植大户的胶园割胶。他们夫妻俩通过割胶每月可以增加收入元,仅此一项,全家4口就顺利实现了脱贫目标。
据介绍,勐捧镇是勐腊县橡胶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全镇户贫困户几乎都是因为缺少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而致贫。政府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以帮助贫困户与缺少劳动力的种植大户签订割胶协议的方式,让他们通过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勐腊县涉胶人员达户22.万人。该县通过提高胶农素质和生产技能,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贫困户胶农增产增收。
针对因气象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造成胶价持续低迷,部分农户割胶积极性不高,甚至弃割、弃管返贫的现象,勐腊县政府通过与结对帮扶的上海市松江区政府对接,借鉴其他地区“保险+期货”的成功经验,在勐腊县推广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试点项目。通过建立期货保险机制,无论价格涨跌农户都能保障收入,给贫困胶农吃了一颗“定心丸”。通过“保险+期货”的金融扶贫模式,勐腊县通过发展橡胶这个绿色支柱产业,于年3月顺利退出了贫困县行列。
群众赖以脱贫致富的茶叶产业。供图
“直过民族”乘上脱贫直通车
地处偏僻山区的勐海县布朗山乡曼班三队曾处于深度贫困状态,是精准扶贫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多年来,西双版纳州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各职能部门汇聚一切力量不停歇、不松劲,以锲而不舍的执著和水滴石穿的定力,采取“引着走、领着学、带着干”的超常规举措,带领着几乎从未走出过大山的17户人家战胜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探索出了一条深度贫困“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的成功之路。
抓住曼班三队作为全省“直过民族”脱贫试点的契机,勐海县按照发展生产增收与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原则,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素质培训、环境保护等方面着手,编制完成《勐海县布朗山乡曼班三队村民小组拉祜族精准脱贫攻坚试点方案》,确保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过去村民从不洗澡,也不会理发,头发长了就自己用剪刀胡乱剪。”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李伙保说,驻村后他首先教会村民们洗澡和理发。
“除了手把手传授生产技能以外,生活中从洗手、洗碗、洗澡、换衣、叠被、扫地到归置家什,都需要不厌其烦地教会他们,还要随时检查督促。”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罗志华说,为了促使村民养成习惯,勐海县还在曼班三队开设了“小蜜蜂超市”,实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鼓励机制,激发出了村民的内生动力。
帮扶的驻村干部从生产、生活问题入手,从村民不会讲汉语、不愿意与外界接触和交流等问题入手,采取“统一组织、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半军事化模式,驻村队员坚持每月为村民理发1次,并带领村民开展家庭卫生检查和村寨卫生整治,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发展产业、改善环境。
通过努力,曼班三队村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年.68元,全村1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自信和内生动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曼班三队的成功经验,被复制推广到了西双版纳的拉祜族、布朗族、景颇族和佤族等4个“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中。
群众的摇钱树——橡胶。供图
精准扶贫做足绣花真功夫
在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干净整洁的入村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荫,一栋栋整齐划一、颇具瑶族风格的干栏式楼房在绿树掩映中露出星星点点的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绿海中闪光的宝石。
走进河边村,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个穷得出了名的瑶族贫困村寨。河边村过去交通极为不便,村民懒散出了名。年,54户村民中还有19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甚至一度还有28户村民离开村寨到外地居住。
西双版纳通过州、县、镇和村“四级书记”层层抓落实,把准河边村贫困“脉门”,对症下药,累计投入.99万元,经过3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实现基础设施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生存发展空间充足,能够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与社会公益组织“小云助贫中心”合作,在“勐腊小云助贫中心”的引领推动下,河边村围绕产业生产生计系统规划、人居环境景观绿化、住房改造、基础设施、公益型社区能力建设5大重点工作进行探索。一批批博士生、硕士生及企业家、建筑师、工程师等陆续来到河边村,共同为实现“边陲瑶寨旧貌换新颜”的梦想献策献力,形成了一个党委、政府主导,具有人才资源优势的社会公益组织出谋划策,挂帮包单位县委政法委和乡镇密切合作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从而激发出村民们强劲脱贫内生动力的精准扶贫机制。
如今的河边村,已“蝶变”成为“家家户户住楼房、水泥路直通到户,村寨整洁美如画、农家乐客栈不比城里差”的精准扶贫样板村。
故事
扶贫车间“孵化”绿色希望
2月21日一早,记者走进勐腊县勐捧镇现代农业产业孵化园,只见西红柿地里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一群来自勐捧镇各村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忙着摘果。这些果子包装好后,将被运往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市场。
“早上8点打卡下地,下午6点打卡收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模式。”提着箩筐熟练地采摘果实的一名男子告诉记者,他叫李兴才,是来自勐捧镇曼种村委会回结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年开始到这里打工后,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年前,由于缺乏技术,李兴才耕种一年只能满足一家人的口粮,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加上年迈多病的老人需要赡养,同时还得供养两个上学的孩子,夫妻俩只能抽空外出打工挣钱,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
为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况,勐捧镇政府于年开始制定并实施《扶贫产业三年行动计划》,镇政府与勐腊县金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由政府出资租下亩土地,企业负责技术和市场销售,依托勐捧镇的自然气候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夏季种水稻、冬季种蔬菜,并以此作为扶贫产业,为全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稳定的就业机会。
李兴才和妻子不仅在基地找到了工作,还学到不少技术。第一年下来,夫妻俩领到了3.7万多元工资,还分到30袋稻谷,成为整个基地收入最高的家庭。
“在这里除了每天有元的稳定报酬,分的粮食一家人一年都吃不完,还可以卖钱。”李兴才说。
“将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到一个种植基地,在实现产业与就业扶贫的过程中进行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是勐捧镇响应县里‘政府主导、贫困户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主推’模式的一次探索。”勐捧镇党委书记岩坎勇介绍,目前该种植基地已被列为勐腊县最大的扶贫车间,正致力于“孵化”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农民,让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长效帮扶巩固脱贫成果并走上致富之路。
勐伴镇河边村“小云助贫”项目。记者张彤摄
亮点
勐海拉祜学会进村入户培训带动村民——村寨美起来精神富起来
2月20日一早,勐海县勐混镇“直过民族”村寨——拉巴厅老寨歌声嘹亮、芦笙悠扬,勐海县拉祜学会的4名工作人员在副会长杨卫萍的带领下,正在对村民进行文艺培训。
“通过去年一年的培训和带动,我们完成了20个拉祜族聚居村寨的精神面貌和家庭、村寨环境改造,工作越来越受村民欢迎了。”杨卫萍说,他们将持续开展这项工作,让勐海县所有拉祜族同胞的精神都富裕起来,家庭和村寨环境都美丽起来。
文艺表演展自信
“过去拉祜族同胞不仅贫困,而且很少与外界交流,见到生人就会害怕。”杨卫萍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精准扶贫,各村寨的拉祜族群众都富裕起来了,但还没有养成注重清洁卫生和礼仪礼节的文明生活习惯。从年开始,勐海县拉祜学会走村入寨,对拉祜族群众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民族素质,发展经济社会,实现脱贫奔小康”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过去看到别的民族同胞上台唱歌跳舞,我就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唱、能够跳。”正在参加舞蹈培训的拉巴厅老寨小组长小珍说,当时整个村寨都处于贫困状态,村民们都很悲观,无心学习唱歌跳舞。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政府不仅扶持村民种植茶叶,还组织村民进行茶园管理、采茶并开展炒茶技术培训,为村民拓展茶叶销售市场。政府将拉巴厅老寨整村搬迁到新址,盖起新房,接通自来水,同时还修建了一条8公里长的水泥路直通镇上,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茶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卖出了好价钱,小珍一家人的生活也开始富裕起来。
今年1月中旬,听说拉祜学会的老师要进村寨教大家唱歌跳舞,小珍喜滋滋地跑到镇上购置了一身漂亮的民族服饰。“这样穿着唱歌跳舞才漂亮。”小珍说,能够唱歌跳舞,让她有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希望。
提升素质增强发展意识
“看到我们拉祜族同胞从物质上富裕起来了,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勐海拉祜学会会长高兴荣说,脱贫致富以后还得有更高的要求,在精神上也要尽快富裕起来,因此他从去年开始每年出资30余万元,组建拉祜文艺队深入到各拉祜族村寨去抓文化思想脱贫工作,让拉祜群众通过学习本民族文化,树立自立、自强和自信心,从而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我也是从贫困的拉祜族家庭走出来的,这几年通过经营茶叶富裕起来了,反哺同胞、帮助更多拉祜族群众在精神层面上共同提升,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高兴荣说。
除了进行传统文化培训外,拉祜学会的工作人员每天和村民同吃同住,从生活卫生习惯、家庭和村寨的环境美化等细节上,也带领和促使村民发生潜默移化的改变。每到一个村寨,他们都会连续开展3个月培训,直到整个村寨的环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实质性改变,才会向下一个村寨推进。
在由8个自然村小组组成的布朗山乡班盆村,拉祜学会针对村民通过销售茶叶富裕起来,却没有理财意识的实际,组织村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理财培训。根据村寨脏乱差现象突出的状况,将8个自然小组的村民都组织起来都进行了环境卫生培训。班盆村开展了家庭卫生流动红旗竞赛活动,评选出了32户卫生标兵,颁发流动红旗并在村民大会上现身说法,促动村民开展人人争创卫生标兵积极性。如今的班盆村,已成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花香四溢、绿色养眼的美丽村寨。
云南网记者戴振华赵雨桐
相关报道: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昆明:决战贫困不负人民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曲靖:凝心聚力跨越发展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玉溪:巍巍哀牢书写传奇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保山:接续奋战振兴乡村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昭通:感恩奋进决胜乌蒙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丽江:压实责任砥砺前行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普洱:牢记嘱托绿色发展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临沧:开拓创新干在实处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楚雄:攻坚克难精准务实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红河:尽锐出战逐梦小康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文山:壮乡苗岭气象一新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西双版纳:特色产业富民兴州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大理:久久为功圆梦苍洱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德宏:固边兴边书写华章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怒江:上下同心跨越千年
脱贫攻坚云南答卷丨迪庆:团结奋斗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