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通讯员供图 1月12日,在昆明市五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李亮代表区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五年来起,五华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目标总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今后五年,五华区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奋力谱写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崭新篇章。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五华区主动作为促转型,结构布局加速优化,着力构建“三圈层”空间发展新格局,产业结构实现翻转,由年末的0.2:52:47.8调整为0.2:39.4:60.4。“一圈层”巩固传统产业能级,“二圈层”激发城市新区活力,“三圈层”拓展产业承载外延。自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后,年预计达亿元,年均增长5.1%;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8.47亿元增长到48.17亿元,年均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亿元预计增长到亿元,年均增长6.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新开工入库项目个,总投资.5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
同时,五华区厚植历史文化底蕴,完成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规划,“两坡一街”整治项目成效显著,建成洗马河带状公园,重现“柳营洗马”历史场景,云南起义纪念馆等18个环翠湖博物馆建成开放,成功创建“翠湖·讲武堂”4A级旅游景区,“小三山一水”格局初步显现。编制胜利堂周边片区城市修补规划,完成一期5个单体建筑修缮。文庙直街、文明街二期70余栋单体建筑完成改造。打造金鼎山文化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平台,吸引皇威传媒等家企业入驻,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获批云南省第一批文化出口基地。拾翠民艺园等文创园聚集效应日益增强,“联大文化”“讲武文创”品牌不断凸显,建成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6个,规上文化产业企业达62家。擦亮“海鸥文化节”“蓝花楹艺术节”等城市文化名片,朱德旧居、马家大院等红色文旅、庭院剧场成为文旅融合新热点。
五年来,五华区先后跻身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50强,成功入围“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位列“全国主城区竞争力指数排名”69位。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获评“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示范区”。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考评第一名,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科技进步排行榜首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区,全省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获评优秀。去年,五华区围绕“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科教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三大功能定位,奋力推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全力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科教创新先行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今后五年,五华区定下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具体将实现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大健康、文创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百亿级新兴产业群;加强特色商圈、特色文化街区等消费载体建设,巩固提升餐饮、零售、大宗商品等传统消费,突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力作用;做强“一县一业”品牌,搭建“特色产业—产业群落—优势产业村庄”乡村产业系统;擦亮历史文化核心名片,以“一轴两片”构建翠湖大文创园,恢复“小三山一水”与“大三山一水”相连的历史景观格局等目标。
年,五华区将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等主要预期目标是,重点抓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提升产业发展质量、释放区域发展潜能、激发城市内生动力、塑优城乡功能品质等八个方面工作。
其中,发挥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作用,实施五华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建设计划,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在五华设立总部、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新增总部企业2家。打造楼宇经济高地,编制五华区楼宇经济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扫楼行动”成果,持续推进楼宇“四个一批”工作,支持国托大厦等提升改造项目,培育和鼓励联合办公、共享办公,力争老旧楼宇提升改造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抓住全产业链重塑云南卷烟工业新优势的重大机遇,支持红云红河集团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企业专卖设备更新改造、加热不燃烧试验研发等项目实施,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云南国际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争取年内竣工。抓住富民县融入主城发展新机遇,配合实施国道线五华至富民段提质工程,打造沿轿子雪山专线户外休闲旅游经济带,共建休闲康养目的地。推进翠湖片区12条道路提升整治,改造节孝巷红色街区等3个历史街巷,逐步重现九巷十三坡历史风貌。启动经正书院恢复重建工程,整合讲武堂广场步行空间和绿地空间,进一步呈现翠湖片区文化韵味。实施翠湖水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完成九龙池引水标志工程,深入开展翠湖灯光视觉亮化和绿化提质,打造翠绿通透的城市滨水景观。重塑历史街区文化标识,推进文庙二期、云南军事博物馆项目建设。挖掘西北片区西南联大历史遗迹资源,启动潘光旦旧居文物修缮工作,推进华罗庚·闻一多旧居保护,传承弘扬联大精神。深入推进翠湖博物馆群打造,结合华山南路传统建筑群落整体环境提升,确保胡志明旧居纪念馆布展开放。聚焦翠湖大文创园建设,构建翠湖周边创意产品、数字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翠湖肆时”等文化品牌。
云南网记者龙舟通讯员余音瑶杨爽